根據《有研科技集團有限公司黨委關于建設“書香有研”的實施意見》精神,有研稀土黨總支、團支部快速行動,通過發布倡議書、高管薦書、創建“閱讀新時代,書香浸有研”閱讀專欄、閱讀走廊、書香漂流等措施,細化落實,積極促進“書香有研”建設,推動有研稀土全民閱讀工作的深入開展。廣大職工熱情參與,讀書后展示讀書學習成果,現選取部分讀書成果與大家分享。
好書推薦

《那不勒斯四部曲》
內容簡介
《那不勒斯四部曲》是意大利神秘作家埃萊娜·費蘭特的作品,一共四部小說,第一部《我的天才女友》,第二部《新名字的故事》,第三部《離開的,留下的》,第四部《失蹤的孩子》。四部曲主要說的是兩個小女孩莉拉與萊農,她們出生的城區是那不勒斯貧窮破敗的一角,那里充斥著暴力與腐敗。她們從出生到成長,從出走到回歸,從6歲到60歲,時間上跨越了她們的一生。
文章以萊農自述的方式呈現。萊農是市政門房的女兒,乖巧、聽話,性格較為溫順;莉拉的父親是鞋匠,莉拉有著超越同齡人的洞察力,學習能力超強,總是通過現象看到本質,是萊農一直想超越卻一直超越不了的天才女友。
小說中,萊農是個成功的人,而莉拉是個偉大的人。萊農說自己即使受教育程度高,能表達能寫字,還出書,但無法做到驚艷世人。對比小學未畢業的莉拉,她總能一針見血發現問題,具有真知灼見,學習能力超強,雖然只有三分熱度,但總能在只言片語中啟發人。她沒有接受更高的教育,但是她曾參與到真正的生活中,思考改變爛糟境遇的方法,并真正去執行了。她輟學后設計的鞋子以至于很久都還熱銷;她的婚紗照經過她的手就變成了一幅前衛的藝術品;她自學計算機就可以輕松地成為程序員里的佼佼者。她總能在雜亂無章、混亂不堪、是非不斷的有限空間里留有一線生機。她不屑于利用自己的美貌和才智去攫取不當的利益,永遠那么堅定,不為權益所屈服、不向世俗妥協和讓步。即便是在當一名卑微的肉腸廠的女工時,她具有濃烈個人英雄主義的精神內核都從未改變,真實地團結過、幫助過身邊的這群底層階級的人。莉拉無論自己處于怎樣的境遇,她都堅持改變影響著周圍的人,嘗試用一己之力征服現實的黑暗。她依舊是那個莉拉,那個不是每個人都能成為的莉拉。“一個人如果遵照內心去活,要么成為瘋子,要么成為傳奇。”即使最終她自己的生活,在世俗看來是痛苦又寂寞,但她通過天生的自我教育,點燃了火苗。

精彩摘選
“這個世界上的每樣東西都生死未定,都充滿了風險,那些不接受風險的人,那些不了解命運的人,在角落里日漸衰落。”
“思維方式才是最重要的,不僅僅是把每件事情都縮小為個體的戰爭,還有自我的表現。”
“我們眼睜睜地看著很多事情發生了變化,但我們一天天身處其中,并不覺得是真正的變化。”
“我學會了關注事情的前因后果,只有笨蛋才會以為事情會忽然發生。”
“風很大,時不時會下雨,路上的風景很暗淡,像生銹了一樣,但忽然間天會放晴,照得每樣東西都熠熠生輝,然后又接著下雨。”
“成熟意味著鎮靜自若地接受生活的波折,要在實際生活和理論之間劃出一道界限。”

讀者感悟
這是一部關于女性成長的故事。她告訴我們為什么要讀書,同樣的出身,不一樣的成長,讀書的那位總是最幸運的。當你一無所有的時候,讀書可能就變成了你唯一的出路。
不過愛爾蘭詩人葉芝曾說:“教育不是注滿一桶水,而是點燃一把火。”將水注滿桶里,它只是一桶水,而點燃一把火,卻可以形成燎原之勢。
成年人的學習不僅僅是為了獲取更多信息,更是為了建立認知模型。知識不僅是信息,更是激發。海量的信息每天如潮水般涌來,有限的生命無法學完無限的知識。
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作為剛步入崗位的新員工,我們在快速轉變角色的同時,要強化學習意識,增強學習的主動性、自覺性,要把學習作為一種精神追求。點燃個人對知識的渴望,點燃內心這把火,催生強大的內在驅動力,不斷在生活與工作中砥礪前行。

投稿說明
1)投稿包含:書籍名稱、內容簡介、精彩摘選、讀者感悟,可為投稿內容配圖;投稿者姓名、部門、1張近期生活照。
2)投稿郵箱:qimengyuan@grirem.com
3)投稿截止:2022年12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