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緬懷革命先烈的英雄事跡,進行愛國主義傳統教育,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95周年,有研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機關黨支部的黨員和積極分子一行13人于2016年7月2日一大早,來到了位于距市區60余公里北京東北部燕山余脈歪坨山下的焦莊戶地道戰遺址紀念館。


紀念館展室內以翔實的資料、珍貴的文物及真實的地道戰遺址,再現了焦莊戶人民在黨的領導下同國內外地人進行英勇斗爭的歷史畫面。地道戰遺址還保留著650多米,地道內有休息室和指揮所,又單人掩體、陷阱、碾盤和廟臺暗堡等戰斗設施,還有水缸、炕洞、墻柜、鍋臺、豬圈、驢槽等較隱蔽的出入口和瞭望樓。 地道戰的廣泛開展,對平原地區進行嚴酷的反“掃蕩”斗爭起了重大的作用。例如,1943年3月,駐靈壽的日偽軍200多人包圍了正定縣高平村。拂曉,敵人開始進攻,群眾已進入地道,民兵游擊組、爆炸組利用地道工事監視敵人。當敵人進入地雷陣時,先后兩次拉響4枚地雷,炸死20多個鬼子,敵人嚇得在街上亂跑,又接連響了9個地雷,加上手榴彈和冷槍,打得敵人亂跑亂竄,防不勝防。至中午,敵人傷亡40多人,狼狽逃回據點。 1945年4月1日,敵人約一個團的兵力向清苑縣冉莊進攻,冉莊群眾依靠地道擊斃敵人17名。4月3日又打退了敵人三個團的兵力進犯,擊斃團長以下40人,打得敵人不敢再來進犯。地道戰是平原人民對敵斗爭的偉大創舉,在河北平原抗日斗爭史上閃爍著燦爛的光輝!
北京焦莊戶地道戰遺址紀念館展館采用中國北方農村傳統的四合院設計風格,以青色為主色調。展館參觀區是2005年8月14日正式落成對外開放的,占地近9000平方米,建筑面積2000余平方米,館內展出面積1000平方米。共分為三個部分:分別是冀東抗戰燃烽火、人民戰爭建奇功、今日順義更美好。展陳內容以照片、圖片和實物為主,館內還修建了以抗戰歷史人物為造型的浮雕群以及大型立體三維沙盤。
參觀完焦莊戶地道戰遺址,冒著酷暑大家又沿著“清嵐新灣,紅色小鎮——龍灣屯”的登山步道,重溫了當年打鬼子走的山路。
